【服务研究】宏观视野下财务服务存在的问题、建议及措施
无论是老师们眼中的财务服务,还是我们眼中的财务服务,都是围绕着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展开:是什么、为什么和怎么办。
是什么?
老师们问:“我们在财务服务中的定位是什么?”
我们问:“您需要的财务服务是什么?”
为什么?
老师们问:“财务政策更新快,那么复杂,为什么?”
我们问:“我们落实新政策、上线新系统、做好对接服务,为什么老师们不买单?”
怎么办?
老师们问:“我们遇到财务问题解决不了怎么办?”
我们问:“在各类政策背景下,我们尽量解释,老师们不听怎么办?
思考与探索一
Ø 问题:财务服务对象的自我定位。
问:一个老师需要完成哪些工作?
答:教学(备课、上课、辅导论文、面试答辩、阅卷监考等等),科研(撰写项目申请书、评审、编程、做实验、处理数据、写论文、出成果等等),还要参加各类会议……
对老师们来说,财务活动=费时费力!
Ø 建议:让科学家搞科研,让专业财务人员做专业的事。
具体措施:
一、建立学生报账员制度;
二、根据经费量在学院设置相应财务岗位,学院及科研团队可以共享财务服务;
三、加强财务宣传和培训。
思考与探索二
Ø 问题:流程手续复杂、政策更新快。
一、财务服务处于经济活动最末端,受前端影响大。
二、财务政策更新快、信息量大。
Ø 建议:梳理流程,简化信息量。
具体措施:
一、梳理业务流程
1、梳理并简化处内业务流程和手续。
提取特殊事项说明关键字,嵌入预约报销界面,让老师做选择题,而不是问答题。
签字盖章手续适当简化。
2、协同职能部门简化跨部门业务流程,画全流程图,开发校内财务流程APP指引。
例如:一个老师需要购买设备,只需要拿着手机打开APP,输入:选择“购买设备”、“金额”、“是否借款”等条件,即可查该业务校内办理流程图,显示第一步需要去哪个部门办理什么手续,准备哪些材料,办理地址和电话等等信息。那么,当老师们遇到任何报销问题,都可以胸有成竹地打开手机,跟着一步一步走即可轻松完成财务报销。
二、简化财务信息量
1、财务政策推送,在提供政策原文时,附上重点简版指南。
2、政策解读,简单引述政策背景和意义,帮助老师们理解政策、用好政策。
思考与探索三
Ø 问题:服务对象提出意见的反馈。
在财务服务中我们要区别常见问题和建设性意见。对于常见问题我们需要耐心解答。对于建设性意见,我们要主动思考,汲取改进。
师生咨询的常见问题,例如:签字多、情况说明多;间接经费中绩效支出发放中,是否可以省去科研院签字环节;扣税高……
师生向财务处反馈的建设性建议,例如:大团队经费需要加强财务管理:预约报销用户使用需要从平面管理升级为树状管理,这在大团队间接经费统筹使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。又如:在学校“一校一带”战略部署下,老师们创办新公司有金融业务的需求,希望财务处与银行对接,在新校区办理对公业务。
Ø 建议:建立“问题定期反馈机制”。
通过建立“问题定期反馈机制”积极主动地回应老师们提出的财务问题:在前台服务或者对接服务过程中,收集的各类意见和建议→定期分类汇总→处内组织研讨→形成意见后上报→更新业务指南,改进系统,修订政策,形成问答在网上发布或微信推送。
计财处 张会琳
2017-4-1